苏秋涛

平民中学和民生农校创办沿革忆述

一九八三年一月修订

  参考

(本文作者为苏秋涛,和泉州安那其主义影响的教育相关。)

一、创办伊始[1]

五四运动以后,爱国志士深感我国教育、科学落后,积极提倡教育救国。推行平民主义教育,成为当时新的教育思潮。泉州平民学校是在这一思潮的推动下,于一九二四年,由地方人士黄卓云、杨献珍、陈振祥等发起创办的,得到旅菲华侨吴记藿、陈鹤年、苏言福等的大力支持。校址初设于百源川铜佛寺,校舍狭小,生数不多。一九二九年,我由印尼回国省亲,一次平民校董会召开会议,计划发展,邀我参加。我在会上有所建议,并推荐苏清标(上海大厦大学教育科毕业)任校长,他还未就职,于暑假赴厦,不幸竟在五通渡沉船遇难,校务无人主持,校董会转聘我为校长。我提出几项要求:

(1)增办中学;

(2)迁移校舍;

(3)用人行事由我主持。

校董会一致接纳,我才决定担任校长。

二、出洋募捐受波折

我任校长后,当时学校经费已见困难,既要迁移校舍,又要增办中学,为此不得不出洋募捐。究竟往何处去好呢?菲律滨早已募捐过,缅甸、泰国、安南等地并无熟人,只有新加坡、马来亚、印尼,我曾到过那边工作,较有同乡亲友可以援引,遂决定去新马。一九二九年九月,我和黄卓云先生由泉赴厦乘洋轮“万福士”号赴新加坡,我们为节省旅费而坐统舱。船出港时,外国医生便下船检查,对统舱旅客特别苛刻。及抵汕头落客,又再一次检查,比在厦更为严格,统舱旅客都要把衣服脱掉,裸体受检,我坚拒不从,与医生发生冲突。及船抵新加坡,仍由海关医生下船检验。我正准备上岸,讵知同来的有警长、警兵,医生即指点他们把我俩及行李带下电船,有如晴天霹雳,我与黄君相顾愕然,料想必为汕头抗拒脱衣受检之故。乘电船登陆改乘汽车,一直驶到监狱,这是我第一次尝到铁窗风味。监狱设在郊区,监房每间不上一平方丈,南洋气候酷热,心中郁闷,犹如火烧,三顿饭菜粗劣,难以下咽。关了两天,有个妇人前来探监,操泉州音,我问她哪里人,她说:“泉州人,住在赌间口。”我说:“你认识泉州庄丕唐先生吗?”她说“认得。”我即写一条子托其转交,果然下午庄君即来找我。相见之下热情洋溢。我陈述来意及被监禁情况,即把吴桂生、曾振仲二绅士介绍函送交给他(二绅均为本校校董)。庄君热心教育,关怀桑梓,与我又是旧友。他探询后遂即回去,与中华商会主事人庄笃鼎,晋江会馆会长萧志来,向华民政务司交涉保释,无如政务司竟说我俩有政治活动嫌疑,要配回唐山。庄君不得要领,再来找我,我即陈述在船上检验经过情况,要求审讯,否则为我延律师起诉。越日,政务司即把我俩用汽车载往开庭审讯,我据理力争,最后从我行李中检出一本《平民主义与教育》的书,他说这本书是共产主义的,我说这本书是美国杜威博士著的,他是世界闻名的教育家,翻译员翻到杜威名字,用英文写给审判官看,书中内容加以阐析,讯毕仍载回监狱。翌晨,庄君复来,我将审讯情况告诉他,他说既然如此,可以设法保释,遂即邀同晋江会馆主事人及铺保,向政务司保释,果然获准,但又限制在六个月内募捐完毕自动出境,不得久留。至此才恢复自由,庄君接待住在晋江会馆。翌日,分访萧志来、李逸来、洪宝植、赖金奎诸乡亲并拜访侨领陈嘉庚、何葆仁、林庆年,要求赞助。另一方面,在新加坡报刊上发表平民学校创办主旨及发展规划,作为募捐宣传。星洲募捐已有头绪,我即赴槟榔屿,仍受诸乡亲接待,住在晋江会馆。得到王燕石、苏子听、刘惟明、刘玉水、庄明恩、苏济美等大力赞助,募捐颇有成绩。为取得他们信任,捐款不即鸠收,由他们收集直接汇寄曾振仲、吴桂生二校董。我到马来亚募捐后,即回新加坡,与黄君计议,转往印尼募捐。可是印尼荷兰殖民政府入口限制更严,犹豫不决间,得悉晋光小学已派宋晓春、尤祖培往印尼募捐,捷足先登。印尼之行遂作罢。此次募捐,因新马土产跌价商业不景气,所以成绩不够理想,出于意料之外。

三、迁移校舍,增办中学

一九三○年,我从星马[2]募捐回来,正是仲春时节,开学未久,即计划增办中学。将特科改为正式中学(原有本校高小毕业生无力升学者设为特科),又新招一班,计两班八十多人。学校出现新兴气象。一方面迁移校舍于孔子庙,该处因历年驻军肆意破坏,马粪垃圾堆积如山,即雇工修建两廊为教室、教职员生宿舍、办公室、图书室、仪器室等,大成殿作为礼堂,孔庙石庭及明伦堂内外旷地辟为运动场,建厨房、厕所,至此校舍略具规模,比在铜佛寺宽敞得多。然以前所聘教师有的离职,有的不适合教中学,所以再新聘刘青山任教务主任,袁继热任训育主任,黄光涵、谢得胜、黄寄寰、王淑泰、吴浚川等分任各科教员。 秋季再招一班,由袁继热介绍袁国钦任语文教师,叶非英兼任讲授农村社会学,是选修(叶是黎明高中教员)。由于学校增办中学,经费开支逐渐增加。教师学生来自各方,思想及社会关系亦较为复杂,当时驻军林寿国旅及教导团已先后离泉,而泉州地盘即为省防军第一混成旅旅长陈国辉所占驻。陈之势力日以伸展,泉水德及莆仙几全为所据,陈之参谋陈铭及李钰,为之拉拢教育界及地方绅士,因利益所在,拥陈者颇不乏人。但是,陈国辉占据泉永德大,横征暴敛,倒行逆施,海外华侨及闽南民众反陈者亦多。因此,反陈与拥陈,在泉州教育界分成两派,彼此对立。

四、中小学分开,平民中学独立发展

陈国辉驻泉,势炎高涨,教育界拥陈的陈铭、李钰等,具有一定势力。陈铭为夺取闽南教育领导权,除成立“泉永义务教育促进处”外,谋进一步夺取教育局与教育会。因此,对黎明高中、平民中学、省立晋江中学,与国民党晋江县党部较有关系者,均甚歧视。省立晋江中学校长陈泗荪,是晋江县党部委员,又是教育会会长,在教育界具有一定的地位。他是反对陈国辉的,陈国辉为威吓打击他,以莫须有罪名,逮捕该校三个教师,虽即释放,陈泗荪却站不住脚而他避。我亦因反对陈国辉而被敌视。当时小学创办人黄卓云是拥陈的,与我有矛盾;另一方面,学校经费困难,他主张缩小中学,扩充小学,而我却主张缩小小学,扩充中学。彼此意见相左,中小学分裂,时常发生纠纷。因此,校董会出为调处,黄卓云负责办理小学,我负责办理中学。中小学分开,各自独立。平民中学另组校董会,我被选为董事长。为避免陈国辉迫害,及为学校筹募经费,我便辞去校长,改聘教务主任刘青山任校长。我即离泉赴厦准备出洋募捐。适逢淞沪停战协定,十九路军将他调。[3]当时海内外闽人鉴于闽省历年受军阀、土匪蹂躏摧残,乃由海外华侨李清泉、王泉笙、许友超、桂华山等,及地方人士秦望山、许春草、郭其祥、王雨亭、林和清、袁国钦等,发起组织“福建海内外民众团体代表联席会议”。一方面电请十九路军入闽,一方面在香港九龙召开会议。我代表教育界应邀出席,即与袁国钦、袁继热、林和清等同船赴港,由袁国钦介绍与秦望山相识。因我是反对陈国辉的,所以一见如故,引为同志。遂后十九路军入闽,陈国辉倒台,晋江县党部与民众团体重行活动。平民中学亦因此而获得新生,重新改组校董会,推举秦望山为董事长。学校因得到海内外校董支助,经费较有来源,自是日益扩展。适有漳州教会办的崇正中学三年级学生,因反对学校当局无理压迫,全班被开除,来泉要求就学,各校均不敢接受,惟平民中学同情他们正义斗争,不怕涉嫌,全班接受下来。因平民中学当时只有二年级,该班遂作为首届,以原二年级生为第二届,又招收新生两班,生数激增。这学期增聘叶非英、闭梦萍、林道南、卢采、杨春天等近十位教师,也添置一部份图书、仪器设备。 自从十九路军入闽,平民中学起了一个新变化。我们主张学术研究自由,思想自由。教师中有信仰安那其主义的,有信仰马列主义的,有信仰三民主义的,有信仰国家主义的。有人说,平民中学是安那其主义的,未必尽然。总之,平民中学教师大都是热爱文教事业,具有进步思想的,如伍禅、吴郎西、陈瑜清、邵惟,都是外国留学生。其它如陆圣泉、刘家鉴、薛叔屏、范天均、陈范予、周鉴之等,大都是大学毕业或学有专长者。朝鲜革命党人许烈秋、金圭善、张水民,曾经来校任教。著名作家巴金、社会学家卫惠林、柳絮,亦来校讲过学。教师阵容齐整。为了适应社会需求,推行农村教育,学校进一步扩展,在晋江南区石狮增办农村教育科,目的在于培养农村师资及乡村建设人才。由吴季朴主持(吴是劳动大学教育科毕业)。吸取上海立达学园、南京晓庄师范的教育经验,加以创新。这时候,学校规模扩大,因刘青山辞职他就,乃由陈范予继任校长。陈范予与叶非英对学校诸多擘划,颇有建树。

五、教育设施[4]

(1)尊师爱生优良校风——平民中学教师,大都是热心文教事业,具有爱国思想与革命精神,对学生爱护无微不至,不但教书,而且教人。教师能以身作则,言教身教,使学生心悦诚服,印象深刻,永感不忘。这种尊师爱生的优良校风,是难能可贵的。

(2)提倡劳动教育——旧社会教育是脱离实际,脱离生产,轻视劳动的。但是,平民中学创办开始就提倡劳动教育,手脑并用,认为劳动是神圣的。学校不雇厨司、校丁,师生共同生活。如煮饭、做菜、挑水、打扫、敲钟、送信、买菜,都由师生轮值。不怕累,不怕脏,不怕苦。至于种菜、浇花木、洗衣服,亦是自己动手。所谓教育即生活,表现在此。因之,学生养成劳动习惯,不但热爱劳动,也热爱劳动人民,有服务精神,认识了劳动是创造社会财富,体会到不劳而获、好逸恶劳是剥削阶级的行径。不贪享受,吃苦耐劳,过着朴素生活,这是优良校风。同时,创办园艺试验场、养蜂场、以资实习,使理论联系实际,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当时在教育上亦是一种革新。

(3)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并重——平民中学不是单纯读死书、死读书,而是课堂学习与课外活动相结合。课程方面,除了普通必修科外,另有选修科,如社会学、文学、戏剧、世界语等。这些选修科,大都排在二、三年级之间。还组织了各科研究小组、读书会、演讲会、辩论会,以增进见识。同时,注意吸收新思潮,介绍新书刊阅读。学生为了练习写作,出刊许多壁报,如《曙光》《晨曦》《萌芽》《新生》等,有时对社会问题展开讨论,互相争辩,发挥自由思想。平民中学师生一般较爱好文艺,教师中如陆圣泉(陆蠡)、陈瑜清(诸候)、吴朗西、周鉴之等诸老师,学生中如黎丁(黄恢复)、单复(林景煌)、张十方(张广祯)等其后都有翻译或创作行世。还组织了平民剧团,由戏剧家邵惟导演,曾演出过几个话剧,如《钦差大臣》《阿Q正传》《娜拉》《小奶奶的扇子》《孔雀东南飞》《父归》和《一致》等名剧,博得社会好评。至于世界语运动,是在巴金、王鲁彦来泉讲学与创作时提倡的。先是黎明高中设世界语选修课,继之平民中学亦设有选修。后来世界语者范天均、沈一叶、黄金燧、袁继热等成立世界语协会,出版世界语刊物《绿星》。平民中学教师吴郎西、陈瑜清、陆圣泉、沈一叶、黄金燧等,为了促进外语研究,在平民中学附设语文学社,开设有日语、法语、德语、世界语,作为业余进修教育,利用夜间学习,招收社会青年及在校学生,任学员选修。但是选修世界语、英语的较多。促进了泉州的世界语运动。[5] [6]

(4)参加社会活动——抗战时期,平民中学是站在抗日前线,继续五四运动精神,反帝反封建的,如农运、工运、妇运,无不参加。有时深入农村,协助农民组织农会、合作社、夜学等。

(5)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组织能力与自觉自治精神,一九三二年秋,学校改制,试行“平民公社”,不按照部颁学校组织章程,校长只是挂名,对外而已。内部组织不采取集权制,完全以民主自由组合的姿态出现。成立了“平民公社”,教职员生一律平等,成为社员。学期开始召开成立大会,选举社务委员若干人。公社组织为生活、生产、研究、总务四组,组长由教师中选任,组员则由教职员生选任。组织财务委员会,也由社员推选,以示财政公开。此外膳食委员亦由教职员生推选,学校并无雇工人及炊事员,日常生活由社员轮值。学校亦无制定纪律条例,但以自订公约,互相监督。由于极端民主,组织未能健全。有时教职员生发生矛盾,难以处理。而且不合部定规章制度,教育行政当局亦所不许。所以试行一学期,即将改制取消。只有膳食委员仍旧保留,其它恢复以前制度,设教务、训育、总务,分掌职权,校长全面负责,与其它学校并无二致。

(6)组织教育参观步行团。平民中学自创办以来,诸多改革,颇有成效。一九三四年,石狮农村教育科毕业,为了吸收新的教育思潮,增广见识,乃组织“中华沿海教育参观步行团”,这在泉州教育界可说是个创举,全团三十多人,由教师叶非英率领,每个成员只准备旅费三十元,行装力求简便,只有油漆雨衣一件,油布一条,斗笠一个,行李袋一个。三月中旬从泉州出发,经过惠安、仙游、莆田、福清、长乐、福州、连江、罗源、霞浦等,以至浙江之平阳、温州、台州、宁波、杭州、绍兴等。沿途参观各地较有特色的学校,如杭州的社会教育学院,上海立达学园,以及农场、工厂、科学馆、博物馆。复至南京参观晓庄师范,燕子矶小学,工学团,生活教育社。这些新教育都是陶行知倡办的。陶行知是在美国留学的,他的生活教育思想,是导源于美国教育家杜威博士,所谓“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陶行知把它改为“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其精神是一致的。他主张教学做合一,所以有生活教育社之组织,工学团的组织。所谓“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这样的组织,体现他生活教育的意义。参观对步行团师生有了深刻的影响。他们参观后,即乘津浦火车到青岛参观农工业的建设,再步行到天津、保定、北京、游览故都文物古迹,登万里长城,遥望沦陷的东北四省,无限感愤。回来时仍乘津浦火车到上海,由上海搭轮到泉州。此行获得许多知识,广开眼界,来往行程三个多月。到一九三五年夏,又组织华北教育参观团,亦由叶非英率领,全团二十多人。这次不是步行,由泉州乘轮到上海,转南京乘津浦火车到青岛,往山东邹县,参观梁漱溟乡村建设学院,与晏阳初设立的平教会、民教馆、合作社、平民学校、工艺传习所等。晏阳初亦是留学美国的,与陶行知同师美国杜威博士,继承其实验主义衣钵。叶非英这次受梁漱溟、晏阳初影响颇大,回来带了他们所编著的教育理论及实验报告。后来民生农校许多教育设施,都渗进陶行知、晏阳初的教育理论与教育经验,以及部份安那其主义思想,汇成一种新的教育思潮。企图将这一套乡村建设理论贯彻于社会活动及教育方面。所以当时的《泉州日报》副刊办有《乡村建设周刊》,由叶非英主编。他发表许多关于乡村建设和乡村教育理论的文章。又发起组织儿童教育社,编印儿童读物,由沈一叶、卢采主编。一方面大力支持法江、清蒙、紫亭、爱群、震华等小学推行小先生制,风行一时,对扫除文盲和普及教育收到相当效果。同时注意发展农业,曾向南安水头紫阳山承租该农场为实习场所。其农场原系华侨及地方人士创办的,因经营亏损,无意续办,愿意让给学校经营,由叶非英、莫峻峰(即莫民生)前往主持。利用原有设备、果园、林场、水田,加以整理。学生分配到那里实习,虽然经济利益不大,但是培养学生劳动精神与科学实验,在教育上是有一定作用的。然亦存在缺点,就是紫阳山与泉州距离遥远,学生前往实习交通不便,以后停办。

六、学校被取缔,师生星散

一九三四年冬,十九路军闽变失败,中央军入闽,陈仪任福建省主席,实行法西斯统治。教育全予统制,凡私立中等学校无立案者,均被取缔。平民中学数次呈请立案均未获准,以此亦被取缔之列。当奉到取缔指令,群情愤激,但亦无可奈何。师生大都星散,校长陈范予早已离泉,到上海任立达学团农村教育科主任,陈离任后,校长仍由我继任。伍禅、吴朗西、陆圣泉(陆蠡)到上海与巴金合办文化生活社,从事翻译创作。其他教师如闭梦萍、刘家鋆、陈瑜清、薛叔屏、吴季朴、赵逸萍、周鉴之等,先后分别回到湖南、四川、广东、广西、浙江等地工作。留下来的只有杨春天、卢采、叶非英、刘青山、黄金燧数人而已。当分离时,师生依依不舍,甚至痛哭流泪。学校仅办了五年,但为国家培养人才,为教育改革作出贡献,不幸遽尔夭折,令人痛惜。

七、平民中学改办民生农校

平民中学被取缔后,教师星散,学生势将失学。由于社会的需求,校董会议决再办。推举我与刘青山赴教育厅交涉。向教育厅长郑贞文要求收回成命。由主任秘书郑坦接见,我们反映情况及华侨兴学愿望。郑坦答说,教育厅对于中等学校,无论公私立,正在整顿,已有统筹办法。师范学校和普通中学均应公办,分区设立。只有职业学校可以私办,但须有充足基金,符合规定条件,才许立案。我们交涉回来,即再开校董会,佥议举办职业学校,实为必要。究竟要办理何种职业学校,几经研究,最后决定办农科较有基础,而且继承办学宗旨,遂一致通过。除原有校董会外,又扩大组织,即将平民中学改为民生农校。这个校名含有两种意义,一为平民中学的新生,一为实行民生主义,发展农业生产。可是校董会立案基金确成问题,办初农基金须有款项三万元及校舍农场。乃与校董秦望山磋商,他慨然将黎明高中原有泉溪汽车公司股票基金拨充,不够者再行筹措补、足。适合基金规定,校董会立案表由晋江县教育局复核,由我到省办理立案手续,幸而获准。学校开始筹备开学,并推举我任校长,校址仍设在孔庙。因学校性质不同,原平民中学学生除了一年级可以转学外,二年级以上即无法转学。因平民中学无立案,不承认其学籍。乃从新招生,设立农作、园艺两科,投考者寥寥无几。连原平民中学一年下学生凑合起来仅五十多人。只好设园艺科一班。此外,原平民中学的二下、三上两班学生自愿者将其留下,开设农村教育科一班。因不合规定,作为附设,类似训练班性质,除基本课程外,着重教育理论与农业知识。后来,又因推行农村合作事业,复与晋江第四行政专署合作事业指导委员会合办农村合作训练班,招收高初中毕业或肄业的以及小学教师、社会青年,由合作事业委员会袁继热任主任,本校教师叶非英任副主任。短期训练,学习四个月,实习两个月。当时担任课程者有袁继热讲授合作原理,张汉玉讲授合作法规,苏秋涛讲授信用合作与消费合作,林宗熹讲授经济学,陈泗荪讲授合作与民生主义,叶非英讲授农村社会学,杨春天讲授农村教育。毕业的有黄南阳、黄荫齐、张国士、何为玉、吴清潭等十八人。先后介绍到各县充任合作指导员及乡村小学教师,协助乡村办理合作事业。自民生农校开办以后,生数逐年增加,实习场所不敷应用,适董事长秦望山由厦来泉,图发展蔗糖业,与我到东涂郊区勘察。发现山兜石埔一片荒田,因缺乏水利荒废已久,乃由我与农民接洽,他们愿意让出,双方协商议价,较好田每亩四十元,次的三十元。地价虽廉,但学校须负责推粮(国民党统治,荒田不耕仍须纳粮),承购约近百亩,需三千多元,分期拨清。除秦君向外捐来二千多元外,余欠届期无款可付,田主索款,无可奈何,只好东挪西扯偿还。这片荒田以后陆续开垦,成为农校实习与经济农场。

八、迁建校舍,与天主教任神甫涉讼

民生农校初办时,无法另建校舍,仍旧在平民中学校址。但是,孔庙位在城市中心,办农校殊不适宜,所以教育厅叠令迁移。我与秦君磋商,请拨黎明高中旧校址崇正书院为民生农校校址。此地原为锡仔山部份,场所广阔,半村半郭,环境幽美。秦君慨然应允,校董会均表同意,遂决定迁移。但崇正书院历经兵燹匪乱,破坏不堪,颓垣碎瓦,荒蒿满目,仅残存小屋两间,自不够用。但形势所迫,亦不得不迁移。民生农校迁移后,即将孔庙校舍,让予平民小学应用,至此皆大欢喜,我与黄君感情融洽如旧。民生农校迁后,教室、宿舍、礼堂、厨房、膳厅均缺,如何办法,颇费苦心。复承秦君将黎明高中四间旧教室(竹木结构之茅屋)拆来,屋顶暂用稻草,盖作教室,聊蔽风雨。复捐来一千元,新建教室两间。当时并在锡仔山东麓兴建校舍。讵知泉州天主教任神甫(西班牙籍),竞出而阻挡,说锡仔山为天主教教产,前时向王则喜承购。我们却认为公产,置之不理。他乃向地方法院控告,说学校侵占其教产,申请标封。法院惧外媚外,未经调查,准其所请,实行标封。因此,激起农校师生愤怒,把所贴封条撕去,继续动工。任道远得悉,即请法院处分,法院遂派法警将本校教师盛子诒、工人魏大头拘去,嗣后师生拟围攻法院,并游行示威。法院闻知,不得不释放。因此,更动起公愤,农校亦延律师颜汉卿依法上诉于高分院。因农校理由充分,证据确凿,终于获胜。无如任道远顽恶成性,不甘失败,再上诉于南京政府最高法院,亦因词穷理缺,而归失败。民生农校的正义斗争获得胜利,实予帝国主义分子以一个沉重的打击。

九、抗战时期学校内迁,扩展分校

自从卢沟桥事变,抗战发生,敌机在泉州肆虐,人民死伤惨重。机关学校奉令疏散,民生农校于一九三八年内迁南安小罗溪,假该乡黄氏大宗祠为校舍。该乡为一盆地,四面环山,灌溉便利,土壤肥沃,办农校本极适宜。但因距离泉州遥远,学生就学不便,而且旧社会轻视劳动,不愿意投考农业学校,所以,民生农校所招收的学生,大多来自各县农村,或穷苦家庭。一方面亦因农校比普通中学收费少,且设有一部份工读生,就学的是晋江、惠安、南安最多,安溪、同安次之。为了适应学生的要求,不久再迁移于南安四都,此地位于中心,晋南惠学生就学较方便。又承租九峰岭车窟一片荒田,辟为实习农场,假金山祠堂为校舍。四都土地较宽旷,农校在此,开辟了不少荒山、荒地,种植了各种果树、蔬菜作物。师生习于勤劳,生活艰苦朴素,短裤赤足,时人称为“赤脚学校”。所种园艺蔬菜,曾参加晋江县举办农产展览会,获得优奖。一九三九年民生农校由小罗溪迁到四都,罗溪学生无法就学,因为当时沿东溪只有码头成功中学一所,路途遥远,所以集议要求民生在该乡成立分校。派人来校接洽,因经费问题未得解决。后来经过全族绅耆及各房长会议,始决定将学田、祀田的全数收入,拨充为民生农校罗溪分校经费。议决后,即成立分校筹备会,推举保管财政负责人。农校答应他们在抗战胜利后以分校为基础,自办新校,遂即开始招生,分校聘该乡人黄肇基(厦门大学毕业)为分校校舍主任。将大宗祠加以修建,第一期招生七八十人。此时民生已有两个分校。到一九四一年,福州沦陷,沿海紧张,农校为响应发展内地教育的号召,所以应上杭茶地地方人士的要求,亦在该地设立分校。由四都校舍二年级学生从南安步行到上杭去,到达茶地,校舍一无所有,教室设在一个庙宇,宿舍借用民房,因师生思想一致,虽含辛茹苦,反觉快乐。校务由盛子诒主持,复招新生一班,嗣后日寇退出福州,时局转缓,教育厅亦不同意,以上杭距离南安总校太远,饬令迁回。农校在迁回后,即帮助他们创办上杭力行农校。继上杭而兴起的,是晋北河市,幅员广大,并无中学。地方人士刘超然、顾玉海等拟筹办中学,因感筹募基金与办理立案手续困难,乃托平民中学校友黄泉源来校协商,在河市设立分校。协议成,借用大猷小学一部份校舍,并自建两间教室。聘黄泉源为分校主任,彭祖显、刘蔚霞、陈鸿生、傅紫泥、陈壶水等为教师。开始招生一班,五六十人。分校成立,经费虽然困难,尚能苦心维持,到抗战胜利才合并于泉州总校。而小罗溪分校从一九四○年春开办,到一九四五年秋才迁回泉州;由该乡从新创办良庵农校,把原有学田、祀田充作基金,呈请立案,独立发展。良庵农校后改为罗英中学,现为南安第二中学。至此,民生农校各处分校均集中于泉州总校。

十、民生农校的教育设施与社会活动

民生农校自一九三五年开办,经过三年后学校才立案。立案后,学校一切规章制度均须遵照教育部的规定办理,不能像以前平民中学自由设施。校长主持全校行政,内设教导、实习、总务主任各一人。学生组织不用自治会,而用农学团名称,分设学术、生活、康乐、庶务、生产、实习、保管各股。课程着重农业方面,计有作物、园艺、造林、肥料、病虫害、畜牧、农业经济等科。其他语文、公民、数理化等基本功课与普通中学同。正课没有体育、音乐、美术,但得选修。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午上课,下午实习。寒暑假原则上不放假,但学生得以分班请假回家,轮流留校学习和参加种植收获工作,无失农时。虽然课程制度按照部颁办理,但其教育宗旨与教育方式方法,却与其他学校不同。从其校歌可以概见,歌词曰:“青年,青年!我们是青年农民的先锋。共同生产,丰富社会享用。到农村去,帮助成人,教育儿童。努力合作,铲除一切苦痛。到农村去,创造万人福利。用我们的热血,激起农村改造的洪钟。”而且民生农校先后聘来教师如刘家鋈、盛子诒、杨春天、陈启舟、黄金遂、李于右、张本座、林馥泉、陈鸿生、黄泉源等,都是热心于农村教育的。除了注重课堂教学外,更加强课外活动。学生每班都有读书会的组织,由导师分发学生阅读报告表,学生把每周课外阅读的书籍内容、心得、疑难问题填在表上,交导师批阅。每日也写日记,交导师批阅,使导师得以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生活情况,便于进行辅导。每学期举行两三次作文比赛,演讲比赛,藉以锻炼学生口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写作能力。晚会亦由学生轮流作时事报告,以了解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编辑壁报在校内外张贴,抗战时期尤为活跃。为了调剂身心,实行早操、课间操,周末有文娱晚会,或举行谈心会、远足会、聚餐会。在修养德性方面,每阶段举行生活检讨会,进行自我批评与互相批评,体育活动没有规定时间,以劳动锻炼代替,但各项运动学生可以自由组织。此外,着重于社会活动。民生农校自迁入内地,因内地教育落后,风气闭塞,所以对于抗战宣传积极活动。组织歌咏队、话剧团、读报组,到农村去宣传。或创办民众夜学,参加保民大会。或演讲时事,或征募寒衣,捐款慰劳前方将士,并为出征家属代耕代书,对于当时抗敌宣传与提高抗敌情绪,起了一定的作用。但青年学生对抗战时国民党反动派征兵、征粮、征税、贪污舞弊等许多不合理现象自然不满,时有揭露抨击,因此而引起仇视,竟捏造诬报于省教育厅及情报机关。一九四一年我到永安参加全省校长讲习会,即被教育厅长郑贞文召去训斥,声色俱厉。后经我解释,气氛才稍缓和。

十一、民生农校对农业的改进与推广

自从鸦片战争失败,五口通商,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剥削,加以水利失修农业墨守旧法,以致农村经济破产,生产锐减。民生农校创办主旨,在于培养中级农业技术人员,改进农业,发展生产。自清末以至民国,泉州都是缺粮县份,丰年只能供应八个月,歉收则不堪设想,每年要从漳州、芜湖采购粮食及外轮运来洋米。抗战时期,航运中断,外米不能进口,粮食更为恐慌。以前泉州所种早晚稻,计有三光、早占、闽东、连江、青晚等。沿袭已久,均变质退化,产量低,抗病力弱,容易发生病虫害。民生农校对稻作改良甚为注意,一九三五年江西省农学院研究、试验育成新品种“南特号”,其特点为早熟、高产、稳产、适应性强。在江西推广,后引进福建,在长乐省立农事试验场试种,亦获丰收。民生农校闻知,即向其购买种子,试种获丰收,推广各地。其次是番薯,是泉州主要粮食之一,繁殖于闽南各县,生殖力强,无论山坡旱田、隙地、海埭、沙洲都可种植。虽有各种各样番薯,然年久变质。民生农校对于番薯极为重视,在抗战时,搜集各地番薯品种,在校内栽培。试验结果,以脚薯、黄阿文两种为好,脚薯早熟、丰产、适应性强、耐肥、耐旱、耐涝、耐瘠,民生农校试种最大的一块重量达九斤多。当时泉州粮食恐慌,农校大力提倡种植番薯,因此,新垦的山坡、海埭、沙洲竞相种植,获得丰收,对于补充粮食,起了很大的作用。园艺方面,泉州的沙壤土、黑灰土、菜园土,最适合种植果树、蔬菜、花卉。泉州蔬菜素称有名,然其品种不多。民生农校传入新品种,计有广东白菜、广西芥蓝、球茎甘蓝、番茄、上海乌塔菜、印度茄子、胡萝卜、马铃薯、江浙花椰菜、芜菁、洋葱、美国种的园形茄子等。以及各种豆类、瓜类,不下二三十种。果树园艺。有水蜜桃、樱桃、香梨、柑桔、枇杷、香蕉、甘柚、印尼木瓜、吕宋石榴等。至于花卉园艺,虽然不关民食,然泉州以种花著名,相习成风。如云麓、顶埔、花园头都是昔时花圃。所种之花有素馨花、含笑花、逻卜花等,为求花卉大众化、普遍化。民生农校特辟花圃,选种各种名花。从上海、杭州、厦门、福州等地,购买各种花籽、花苗,栽种培植,有蔷薇花(多种)、东洋菊(日本)、瑞簪(日本)、变色叶(刚果)、三角梅(日本)、香茅(台湾)等,还有药用植物如除虫菊、薄荷、虎耳草等。此外有菊花一百多种,曾于一九四三年及一九四九年举行两次菊花展览会,得到社会好评。畜牧方面,一般是养猪,养猪是家庭副业,泉州农村几乎家家养猪,但所养多为本地种,虽有它的特点,但产量不高。民生农校为了改良猪种,向福安农场购买约克斯种,是优良新品种,每头体重六、七百斤,经繁殖后,传播于晋南惠一带。后又从福州省营畜牧场购买荷兰奶牛,及至成长,亦接收各方的黄牛、水牛配种,以后繁殖于莆仙等地,被称为“民生牛”。至于家禽,有莱克亨、洛岛红、洛克、澳大利乌鸡,均是优良品种,蛋及雏鸡出售,目的在于推广。本地鸡来配种,均不收费。抗战时期,民生农校为了改进农业,曾与晋江县建设科、县农会合办两次农产展览会,各乡镇及生产单位挑选优良产品,如稻谷、大小麦、番薯、甘蔗、黄麻、烟叶、蔬菜、瓜类、豆类、水果,以及农产加工等,陈列其中。大开农民眼界,增加农民知识。由于农产展览会的评比、宣传、奖励,对农业的推广改进起了一定作用。此外,抗战时期垦荒,需用较好耕犁与锄锥,才能适应。民生农校新垦的山兜石埔农场草田,曾从厦门选购钢犁、鹤嘴锄、双头锥,是台湾出品的,钢质坚锐耐用,可以深耕,各方闻知,常来借用。后来就在本地打铁店仿造。这是民生农校对农业的改进与推广作出了的贡献。

十二、抗战胜利后学校继续发展

一九四五年秋,抗战胜利,台湾光复。我辞去校长职务,应台湾省训练团之聘。校务由叶非英主持。时各分校已集中于泉州总校。当时侨汇畅通,经济好转,南洋华侨纷纷回国,更加热爱祖国,关心故乡的教育公益事业。董事长秦望山亦由菲岛回来,对学校欲事发展,电我复来校主持,我辞,乃聘请陈启舟继任校长。陈为平民中学校友,福建省农学院毕业。民生农校由于得到华侨及董事的大力支持,学校继继发展。增办高农,捐资兴建教室、礼堂、膳厅、宿舍,以至畜舍等。并添置图书、仪器、标本等设备。除原有山兜农场外,复购置涂门外法石一片草田,约四百多亩。农校购买之后,筑堤养淡,改良土壤,试种耐涝、耐旱、耐碱的作物。作为实习农场及经济农场。又安设抽水机、碾米机。又筑坝设闸,蓄水养鱼。新聘教师,大都是大专毕业,学有专长的。继续过去优良传统,教师认真教,学生认真学,师生打成一片。艰苦朴素,蔚成优良学风。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一如以往。在反饥饿、反内战、反美扶日等爱国运动中,都是站在前列。这是抗战胜利后农校的情况。

十三、解放后学校接收公办

一九四九年九月一日,泉州解放。出现一个新局面,青年学生大都投入革命队伍,参加镇反、斗霸、土改、抗美援朝。解放后,农校师生及校董,看到党和人民政府对于农工教育更为重视,乃邀集老教师及在泉校董,开会讨论,会议呈请省教育厅接收公办。一九五二年秋,教厅复示,以现在战时情况,民办学校应暂维现状,以后统一筹划,如经费困难可以申请补助。所以一九五一年学校不敷的经费,都是由教育厅拨款补助。到一九五二年春,才由晋江地区教育科接收公办。民生高农改为晋江农校,这是晋江地区私立学校最早接收公办之一。下学期,民生农校的初中部,仍由地区教育科接收公办,改为泉州三中。自接收公办之后,政府派干部领导学校,学校规模扩大,而且设备充实,校舍矗立。以上情况是我亲身经历和见闻,回忆所及,特为记述,以供后之编教育史者作参改。遗漏错误,在所不免,尚望同志们予以补充指正。 (本文初稿写于一九六四年。一九八三年一月补充修订。)[7]

参考

  1. ^这一部分调整了原文的排版。

  2. ^同上“新马”。

  3. ^原文如此。

  4. ^这一部分调整了原文的排版。

  5. ^这一段删除了书名号间的顿号。《标点符号用法》(2011年颁布):“标有引号、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

  6. ^另注:《标点符号用法》不是强制标准。

  7. ^本文非原创,转载自此网站: http://www.mnwhstq.com/szzy/qzwszlqwk/


https://zhuanlan.zhihu.com/p/592922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