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韩国安那其主义运动史 目录及前言
作者: 翻译 智魂
来源: https://www.zhihu.com/people/---48-19-87/posts

韩国安那其主义运动史

前编 民族解放斗争(第二章缺失)

后编 大韩民国建设(缺失)

中文翻译

黑色救援会(日本) 发行

目录:

前言

第一章:胎动期

1.1在华的韩国安那其元老李会荣

1.2申采浩与朝鲜革命宣言

1.3朴烈与金子文子

第二章:组织期(缺失)

第三章:战斗期

3.1在中国的运动

3.1.1南华韩人青年联盟

3.1.2有吉公使事件(六三亭事件)

3.1.3对亲日派的判决

3.1.4战时工作队

3.1.5韩国青年战地工作队

3.1.6参与韩国临时政府

3.1.7朝鲜学典馆与申采浩学舍

3.2在韩国的运动

3.3在日本的运动


前言


作者:智魂
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59923671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韩国的安运起源于1920年代,它最先在流亡在北京的革命者和留学在东京的留学生之间展开,后来扩展回了朝韩半岛上。

1923年,申采浩(申丹斋)在中国的《朝鲜革命宣言》的发表和朴烈等人在日本所引发的“大逆事件”便拉开了韩国安运的帷幕。

1910年的庚戍国耻(日韩合并事件)之后开始在中国亡命的李会荣于韩国的三一运动前夕(1918年)和申采浩相遇于北京,他们在朝夕相处的时光里不断探索着真正的救国之道,为了实现民族独立这一共同的理想,他们的革命理念日趋相近,最终二人的思想交汇在了安那其主义上。

同时,身在日本的朴烈等人也在和日本安人的交往中被安那其的理论所折服。

当时的中国在经历了虎头蛇尾的辛亥革命之后,面临着军阀割据和西方列强加紧入侵的困境,中国人希望实现民族团结、政治民主化、经济近代化、彻底打倒清朝残余、抵制西方的入侵、建立真正的汉族国家。对于中国安人来说,为实现民族独立的民族主义同样是个不可避免的课题,如何将安那其主义贯彻到民族运动中去便成为了一个问题。

1919年爆发的韩国三一运动和中国五四运动都面临着民族独立这一相同的问题,而申采浩的《朝鲜革命宣言》则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

但日本的情况就不一样了,日本在1910年代走完了时长为半个世纪的近代化发展道路,并且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之后逐渐从近代民族国家转变成为帝国主义国家,成为资本主义列强的一员。无产阶级力量在日本迅速壮大,社会主义运动一度蓬勃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韩国安人在日本进行的安运便将阶级解放和民族独立两者结合了起来,与之相比,韩国安人在中国的行动纲领就更倾向于实现民族独立这条单一战线。与在中国进行的民族主义行动相比,在日本的具有阶级解放色彩的运动便显得更加左翼化一些。这是中日两国的国情不同所导致的。至于朝韩半岛上的本土安运的性质,基本是受到了民族主义运动和阶级解放运动两股潮流的共同影响,两条战线在半岛上共同推进。

从1920年代到1970年代的韩国安运的历程上来看,1945年的8月15日算是个分水岭,在此之前和在此之后的斗争是完全不同的。分水岭之前,在殖民统治下在地下秘密进行的安运始终贯彻着反帝,反军国,反强权,反政府,反国家的理念,进行全面抵抗或破坏活动。但是之前作为反抗对象的日本帝国主义在1945年8月退去后,韩国安人的任务就变成了如何在大韩民国的建设事业中注入安那其主义,更进一步说,他们需要把精力从破坏转移到建设上。总结以上史料的话可以把韩国安运分为这么几部分

1945年8月15日之前 (民族解放斗争)

1.胎动期(1920—1924)从三一运动之后的《朝鲜革命宣言》和“大逆事件”开始

2.组织期(1925—1930)从建立松散的安组织到合并为联盟体为止

3.战斗期(1931—1945)由日本局部侵华,日本全面侵华,太平洋战争三个时期组成

1945年8月15日之后 (大韩民国建设)

1.自由社会建设者联盟和韩国无政府主义者总联盟成立

2.独立劳农党

3.对在野民主势力联合体的探索